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焦点。安全性其中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自燃,通常由于短路电流过大、散热不良温度过高、保护措施不当、碰撞、老化等问题引起的,所以散热问题就非常重要。
我们都知道电池驱动电机时,电池组件、电源管理模块、充电模块、控制模块等都需要做散热处理。那如何才能把热量都均衡的进行散热处理呢?其实现在的车企都有一套成熟的散热案例,一般以导热胶、散热管、水冷、风冷为主。今天我们就以散热胶为案例,讲讲散热胶的工艺当中有哪些难点如何实现?导热胶的作用,就是把热量源导到散热器上,作为热量传导的中间介质,再通过散热器传导热量到外界空气当中。
导热胶俗称散热膏又叫导热硅脂,是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,添加耐热、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,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,用于功率放大器、晶体管、电子管、CPU等电子元器件的导热及散热,从而保证电子仪器、仪表等的电气性能的稳定。
一般来说发热体和散热体的表面理论上是光滑的,但实际上由于表面的起伏导致两者不能完全接触,缝隙中会有空气存留,空气是热量的不良导体,当发热体产生热量时,空气膨胀,散热效果会更差 。(如图)

但是当发热体和散热器间使用了导热硅脂后, 两者表面的起伏和间隙被导热硅脂填满,这样发热体和散热器就实现了完全的连接,极大的增加了热传导的面积,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,导热硅脂成为两者热量传输的纽带。控制器(ECU)芯片、逆变器(DCAC)、电源管理模块(PCS)、自动驾驶模块(ADAS)、车身控制系统(BCM)、车联网模块等等。


新能源汽车工艺难点又有哪些呢?
胶水填料对阀体/螺杆泵的要求高
出现管路堵塞会导致胶量不稳定
点胶气泡会对散热效果产生影响
检测数据时的无法追溯性

导热硅脂工作范围:一般不超过200℃,
阀体的最佳选择指引
针对高粘度的导热硅脂应用,点胶阀体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,一般以高压阀、螺杆阀、螺杆泵为主。
- 填料少,精度要求不高,推荐高压阀,耗材性价比高;
- 出胶量大,少量填料,效率要求高,推荐螺杆阀,耗材适中;
- 填料多,一致性高,供料压力波动大,推荐螺杆泵,自密封结构,对压力波动影响小,但是耗材偏高。

常见的导热硅脂有单组分&双组份供料系统,在选型过程中,需要针对导热硅脂的特性,进行选择合适的供料系统,并考虑供料系统的耐磨性、稳定性、一致性。点胶完成后,胶水的效果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,常见的有2D&3D检测,可以根据工艺需求配置不同的检测系统。通常要检测的包括检测外观尺寸、检测断胶、缺胶、无胶。传统工艺的人工检查会存在疲劳误判的风险,自动检测则会大大消除这类风险的存在,还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。
2D检测:长宽检测,OK为绿色,NG为红色显示,图片右边表格直观判断是否超限。

3D线激光检测:长宽高检测,OK为绿色,NG为红色显示,图片右边表格直观判断是否超限。
点胶检测效果:除2D检测效果外,还可以检测到胶条高度、胶条截面积、胶条形状、胶条体积。AOI可自定义检测区域,图片检测区域编号与右边表格数据一 一对应,能直观发现不良的区域,并确认问题点,检测数据可导出,方便进行统计和分析,也可以连接现场的MES系统,方便查找和追溯。
2D通过选择合适的光源和镜头进行打光检测,选型就显得尤为重要,避免有打光不足而导致检测错误的风险。针对不同颜色的差异,就需要配置不同的光源亮度以及角度来进行匹配。3D线激光,受光线以及颜色差异影响会比较小,除了2D能检测的功能外,还可以检测胶条的高度,检测效率和精度更高。以上是本期黄sir课堂的全部内容,在点胶制程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工艺问题,您也可以通过底部留言区与我们互动。如果您有想要了解的点胶工艺课题,也可以在底部留言区告诉我们,说不定下一期就是您所期待的课题哦!

SHENZHEN AXXONAUTOMATION CO., LTD.
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
中国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桂月路334号硅谷动力汽车电子创业园A14栋
E-mail:sales@axxonauto.com
Website:www.axxonauto.com
Tel :+86 755 8358 6066
Fax :+86 755 8358 3279